等待处理…

父亲们的铁锹

作者 ● 孙道荣

父亲最常用的农具,是一把铁锹。

清晨,父亲就扛着一把铁锹,出了家门,他习惯了每天先去庄稼地里转一圈。他不是空着手的,他从不空着手去地里转,一个农人,你空着手去地里干什么?庄稼不会因为你多情地看了一眼,就会更茁壮一点。我的父亲去地里转,是要看地里的庄稼们需要啥,他就帮它们做一点什么。父亲不是阳光,也不是水,不是农药,也不是肥料,但父亲看一眼庄稼,就知道它们需要什么,他就会想办法给它们。我很好奇为什么他总是扛着一把铁锹?似乎一把铁锹,就能解决田头所有的难题。

母亲不一样。母亲去地里,也是从不空手的,她不是带一把镰刀,就是扛一把锄头,要不然,就是挎个篮子,里面还有一把小铲子。我后来看出了他们的区别,父亲从庄稼地里回来,都是空着手的,他的铁锹上沾了泥。而母亲,总是会带回一把蔬菜、一篮瓜果什么的。父亲扛着铁锹,是去挖的,或者填的,而母亲带着镰刀或铲子,是去收割的。

我相信,我家地里的每一块土疙瘩,都认识父亲的铁锹。

父亲扛着铁锹,来到了水稻田。水稻已经抽穗了,这是水稻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父亲弯腰,鼻子凑到稻尖上,似乎这样就能提前闻到稻子金黄时的味道。父亲又扒开稻丛,看了一眼水稻田里的水,水汪了稻根。父亲便用铁锹,在田埂上挖了一个缺口,将稻田里的水都放掉。在秧苗插下去之后,父亲天天扛着铁锹,绕着稻田转,看到田埂有缺口、漏水,父亲赶紧用铁锹挖土,将漏洞堵上,将田埂夯实。有时候我看到父亲卷起裤腿,跑到稻田中央去挖,原来那里有一个老鼠洞,水都从那个鼠洞里流走了。为什么现在他又自己挖了个缺口,将稻田里的水都放掉了呢?父亲告诉我,水稻的一生,并不总是需要满满的水。抽穗和灌浆之后,就要将稻田里的水都放干净,这样,水稻才能长得旺,籽实饱满。

父亲又扛着铁锹,来到了村后土坡上的旱地,这里种着棉花、花生,还有番薯。这些农作物也需要水,但只要根部有一点水,它们就活了,多余的水,会淹死它们,因而,它们的地里都是有沟垄的。父亲用铁锹,将滑进沟里的土铲起来,抷在垄上,让沟平坦,东高西低,不积水。如果旁边有一小块空地,父亲就用铁锹,一锹锹挖,将土全部翻一遍,母亲下地后,就会给这块地再种上西红柿、青椒或别的什么。大块的地用牛耕,小块的地就用铁锹挖。即使大块的地,边边角角,犁不到的地方,父亲也是用铁锹挖。犁过的地,土太硬了,耙不碎,父亲就用铁锹,将一块块土疙瘩挖起来,然后,铲碎,敲碎,拍碎。

只要是一块地,父亲的铁锹,总能派上用场。他一次次用铁锹,将土挖开,耧平,让土松软地迎接种子。父亲挖地时,左手托住锹身,右手握住锹柄,右脚踩住锹头上的横档,身体弯成弓形,发力,一大块土,就被挖开了;一块地,就被挖开了;整片整片的地,就被挖开了。如果你是第一次用铁锹挖地,你的手掌心一定会留下血泡。我的父亲不会,在他还很年轻时,他手上的那些血泡就已经结成茧子了,在父亲拿起一把铁锹时,这些茧子,就已经成了铁锹的一部分。

铁锹当然不只是开垦或播种时,才有用,收获的时候,也离不开它。花生熟了,番薯熟了,土豆熟了,都得用铁锹挖。铁锹又不长眼睛,它不会伤了土里的作物吗?父亲的目光,似乎能穿透土地,看到土里的作物,他的铁锹头就会避开它们,就像一头耕地的老牛,它的四只蹄子,从不会踩上庄稼一样。

男人们干活累了,就会将铁锹往地头一插,你远远地看过去,一把铁锹,又一把铁锹,像个小树林。这时候你才知道,其实不仅我的父亲喜欢铁锹,村里的男人们,都有这样一把自己的铁锹,那是一个农村男人最重要的农具,也是最亲密的伙计。你看到一个男人走在田间地头,如果他的肩上扛着一把铁锹,他一定是附近的村民,不然的话,他就是一个过路的,或者是一个看客。

这些一辈子生活在土地上的男人们,他们有很多农具,唯有铁锹,是他们下地的时候要一直带在身边的。他们时时刻刻扛着一把铁锹,随时准备将一块土挖开,播下种子,埋下希望,或者挖出土里的果实,挖出全家的生活。铁锹,是他们最顺手的农具。即使是农闲时节,下地的男人也一定会扛着一把铁锹,他不拿它挖地,也不用它收获,他只是让铁锹和自己一样,不闲着。

茫茫大地,你用铁锹随便一挖,里面都有谷物的残骸,还有一代代人的希望。

上篇:木器时代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4 今日绥芬河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erver.sfhrmt.site/Content/weixinlogo.png
今日绥芬河数字报
http://server.sfhrmt.site/content/2022-07/01/000085.html
今日绥芬河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