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麻绳有序地拉动着,一个婴儿正在悠车中熟睡。
开春的一缕阳光照射进来,照在了我儿圆滚滚、肉呼呼的脸颊上,他在悠车之上时不时露出了微笑。
小儿出生于年脚,出生没几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放着鞭炮。我们家中因添置人口也格外热闹,人客多了,脚步多了,碗筷多了,小儿平躺于床上,看着这一切,有时困倦不已,依然不愿睡去,两眼瞅瞅这,望望那。很长一段时间,他睡觉总是不够安稳。
有人提到了悠车。
悠车是从姑姐家借来的,我仔细地上下打量了这件百年的老物件。达斡尔族的悠车外形如同一艘窄窄的小船,上身高起,下身平直。它是由粗李子木雕刻而成,外部是黑褐色的光滑曲面。过去悠车是悬挂于房梁之上悠荡的,现在楼内已找不到裸露在外的房梁了,便用铁架子替代。
我慢慢将小儿放入悠车之中。起先他很抗拒,手脚并踹。我婆婆是绑悠车的好手,嘴中哼着“哦、哦”的曲调,一手握住小儿的胳膊,一手拿起悠车上的布条,左右交叉,将他裹紧于悠车之上。
把悠车挂起来,再拉动一条麻绳,它便开始前后晃动起来。悠车似一位仙子缥缈远去而又靠近,托起小儿凌空而舞,小儿“呼、呼”的呼吸声与悠车“唦、唦”地晃动声编织成了一首悠扬的乐曲。他在悠车上慢慢入睡。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儿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婆婆将他放上悠车,拉动麻绳。他不时左看看、右看看,我分明能感受到他对此次旅行的激动与好奇。在好奇中,在晃动下,他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红润的小嘴微微含笑。
一转眼的功夫,小儿已八个多月,这个古老的物件已容不下他那莲藕般圆滚滚的身子。好在,他的睡眠好了许多。于是,我们开始整理起悠车上的物品,把铁架子一节一节拆掉,将悠车还回,等待下一个婴儿在上面开启“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