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雪霏 摄
本报讯 (记者 范忠孝 赵慧)7月20日,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签约揭牌仪式在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举行。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罗海涛,市委常委、副市长吴叶,省中医药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宏,执行院长王伟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肾病医院执行院长王立范,绥芬河市卫健局、市人民医院负责人等为省中医药科学院绥芬河分院、省中医药科学院俄罗斯进口商品药食同源研究所、绥芬河市中药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王伟明头雁团队工作站、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绥芬河分所揭牌。
吴叶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共同为绥芬河乃至周边县市群众以及俄罗斯公民做好诊疗服务,积极推广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聚力打造对俄医疗旅游品牌和我国中药材向北开放的新高地。绥芬河将加倍珍惜此次机会,积极落实合作事项,依托对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争当龙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不断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使双方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陈宏讲话指出,绥芬河作为贸易窗口,必将在促进中医技术传播应用、深化对俄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双方开展中西医协作,进行平台共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制定中药材标准与检验规范,必将延伸中医药服务触角,增加市县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共同促进中医药治疗疾病在俄远东地区推广,同时为“健康中国”“健康龙江”做出新贡献。
省中医药科学院与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签署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合力共建新的中医创新转化平台,促进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人员互聘、定期互访,组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共建名中医、岐黄学者工作室;加强临床中医诊疗规范及循证医学的合作研究,加强院内制剂、中药新产品开发;联合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及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项,积极争取省市有关部门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拓展绥芬河医院为教学实践基地、推动共建中医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等。
双方合作旨在落实国家卫健委把更多精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好的人才、技术、管理、机制引向基层,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等若干要求,落实黑龙江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中药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两院特色创新发展的需要。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是全国最早的中医药科研医疗机构之一,是省内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机构,是全国较早开展中药资源与新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之一。拥有中药新剂型国家联合地方工程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药剂三级实验室及中药剂型改革基地,省中医药研发技术服务平台,省药食同源发酵关键技术创新中心,省中药剂型改革重点实验室,省中药多途径给药研究平台,省中医药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孕育出享誉全国的著名学者、影响深远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和一大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名医、名师、名科、名药奠定实力和地位,形成科研、医疗、教育、产业、健康“五位一体”发展格局。
当天,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科、儿科、妇科、康复科专家为患者免费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