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绥芬河在持续巩固恢复性增长、积极应对整体性好转的挑战中克难奋进、砥砺前行的一年。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提振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型城市,不断提升“六个能级”、推进“六个转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坚定不移地提升民生能级,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绥芬河市委市政府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各个方面入手,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23年,民生领域投入占财政支出83.6%,利民实事全部兑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十七连增”,清偿中小企业账款2.2亿元。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化开展整治私搭乱建、改造街路风貌、机动车礼让行人等行动,维修改造15条主次街路、20公里地下管网,改造10栋老旧小区,新增绿化面积15.5万平方米,完成33条侵蚀沟和全域130个入河排污口治理,全面解决园区冒黑烟蓝烟问题。12个教育提升工程全部竣工,建成人民医院感染科,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9.5万份。
实践证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通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这需要我们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减速之忧、换挡之苦、高质量发展之艰、高水平开放之难的挑战下,绥芬河在找到一条落得稳、走得实、靠得住的新路子之前,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决防止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大干快上的不当倾向和不顾财力、无视风险的投资冲动,是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考量。我们要激发社会创造力,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来。
要把惠民生的事办实、要把解民忧的事办细、要把顺民意的事办好,这需要我们加强创新创业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就业促进机制,保障退役军人、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做好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帮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平安绥芬河”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全民国防安全教育,落实更有力的护边补助等支持政策,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织密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防线。聚焦更加公平更为优质教育,推进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做好养老托育服务,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综上所述,坚定不移提升民生能级,向“共同富裕”要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向前看,敢闯敢干加实干,勇当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奋力开创绥芬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