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尹金婵 赵慧 刘锐 陈曦 闫雪霏)3月16日,绥芬河——东宁自贸创新协同发展签约仪式在绥芬河党政办公中心举行。
牡丹江市委常委、副市长、绥芬河自贸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士伟,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自贸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镭,东宁市委书记张海峰,绥芬河市领导康昊鹏、郭振田、孙晓峰、王耀、马刚、孙钰强,东宁市领导宫冰、史晓丽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
张海峰表示,绥东两地签署推进《自贸创新协同发展协议》,对东宁承接落实自贸创新外溢效应,深化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以及对俄经贸、口岸运能、边境安全、跨城通办、人才交流等领域协作意义重大。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协作方向,用好“联席会议、衔接落实、广泛参与”三个机制,共同推动边境口岸再繁荣再辉煌。
王镭表示,绥芬河与东宁两地合作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重要部署的具体行动。绥芬河将与东宁一道,携手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取得突破,坚持进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深入构建“双买双卖”经贸格局;携手在提升城市能级上取得突破,扩大就业创业、教育医疗、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等领域合作;携手争取发展政策上取得突破,对接更高水平经贸规则开展联动试验,探索政策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的跨区域制度规则体系,合力打造区域合作的典范样板,勇当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
黄士伟强调,绥芬河、东宁两地合作签署自贸创新协同发展协议,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自贸协同联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也将进一步推动牡丹江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争取发展政策,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加强创新引领,努力打造深度融合的开放高地,全力实现两地互认、异地通办。要统筹推进落实,加速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以两地合作为牡丹江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康昊鹏与宫冰共同签订绥芬河——东宁自贸创新协同发展协议,重点围绕制度创新、对俄合作、运能提升、跨城通办、城际交通、供水保障、边境安全、人才交流、教育共享、跨境旅游等10个重点领域开展合作,加快形成制度创新外溢效应,为推动牡丹江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