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钟醒来,收拾一下自己,烧点开水喝,然后写写日记。
这似乎已是我的习惯。退休后,我便从老家黑龙江的一个县级城市,来到山东半岛威海市辖区内的一个叫乳山银滩度假区的地方生活。我想在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村民”。
早上五点钟,户外已经大亮时,我起床了。天气预报显示:今天的9点、10点、11点的时间里将有雨,75%的概率,两个雨点的图形,意思是小雨。
想去杨家屯的平房劳动,而且是起来就去,先不吃饭,不想耽误时间。要抢在下雨前多干点活。
妻子有点小感冒,不太舒服,我就不想惊扰到她。可是在我准备带上饮用水要出门的时候,她也起来了,表示要同去。
我想了一下:去就去吧,就当去玩一玩。劳动两个小时,当有下雨迹象时,就开车往回返。估计午饭前,怎么也能回到住处。
出发了。我先去取来电动车。刚刚充满电的电动车,跑到杨家屯平房,再跑回来,电量应该是够用的。即使不把握,也可以在劳动的地方再补充一些电。
路过徐家镇时,正好赶上有集市。农历逢二逢七,徐家镇有集市。
仲秋时节,这里的瓜果蔬菜大量上市。它们就像无声的语言,述说着这里的富饶和美丽。有些果品已经持续热卖一段时间了,特别是大黄桃、水蜜桃等,较好品相的才4元一斤。印象中,在东北老家时,能吃上一次较好的大鲜桃,怎么也要10元或者8元一斤的价格,而且不怎么好吃。因为有长途运输的环节,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状态时就被采摘下来,然后发运,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在鲜果产地,能吃上九分熟的桃子,是因为果农保证从树上摘果子下来时不被捏坏,而影响到鲜果的品质。果农卖鲜桃时,一再叮嘱:要轻拿轻放。
买回来的桃子一般要放一天左右的时间再食用。有经验的客户都是少买,勤买。每次买上三五个,然后摆在家中观察,哪个开始变软时,就吃哪个。那叫一个好吃,满口像吃蜜汁一样。
鲜桃不算贵,优等果一般5元一斤出售。果品表面有些许斑点等瑕疵的,或者个头略小一些的,卖4元或3元钱一斤。还有些因外力损伤的,或者有些熟太透的,2元钱就卖。我常常是买这种2元一斤的鲜桃自用。都是当天的果品,这样买比较便宜,同样很好吃。接待客人时,当然是要买质量更好一些的大鲜桃了。
我今天的计划就是去平房劳动,要人工除草,采收蔬菜,再适当地种上一些秋季的蔬菜品种。
我家菜园里的蔬菜,2到3天的时间内必须要采收一次。超过一天都不行。品相好的蔬菜,在小区附近的地摊上卖掉。价格较合理,信誉又好,菜品新鲜,很快就能卖完。
在旅游旺季的蔬菜摊位上,一斤品相好的黄瓜,不亚于一斤较好品质的大鲜桃。我常常对妻子说:我不会栽种和管理鲜桃树,可是我擅长种植好品种的黄瓜。黄瓜能够换来你喜欢吃的大鲜桃。因为我菜园里的黄瓜、丝瓜、茄子、秋葵等农产品,每次也能采收到二三十斤。
在银滩度假区的区域内,盛产红薯和花生。这些作物,我都尝试过种植,而且都有较好的收获。主要是自家用,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来到杨家屯平房的院子,主要目的是维护一下无花果树苗。这个地方有几个区域盛产无花果。杨家屯就是其中一个。它临近海边,而且在一个叫西浪暖的村子附近。可以想象到西浪暖村之所以被先辈们取名为西浪暖,就是因为这里冬季刮来的海风是比较温暖的。也因此,无花果树在冬季时,不至于因被冻而死掉。在有些区域的无花果树,即使第二年树根处还能生长出芽条来,但能够当年结果的目的很难达到。杨家屯无花果树多数都能安全越冬。待到第二年春天到来时,它们就能呈现出枝繁叶茂的景象。
正是看重这一点,才决定在杨家屯租用一个平房,带上一块菜园地。以培养无花果树为主,在无花果树苗尚小的时期,适当地种植些蔬菜。
现在,果树已经有少量的果子。树形在不断地被维护,修枝、抹芽等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减少营养流失,枝叶徒长。除草、松土工作也要阶段性地进行。
看到果树地边的黄瓜、丝瓜挂满支架的时候,看到无花果树上的大叶舒展,每一个叶芽处都结上一个圆圆小果子的时候,我的心情好极了。平时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每天都有活动计划,每天都有活动总结和心得感受。当地村民与我唠嗑,交流他们多年来的生活经验,让我受到很大启发。其中一个经验是,一对老两口,在自家的院子里栽种上10棵无花果树,待树龄达到五年和五年以上时,它的收益,就能够达到城里一般人群中的退休金水平。能够满足两位老人的基本生活开销。
我在实践,我在感受,我在思考。这种生活何尝不是一个老有所得的生存项目呢?
每年无花果的采收期,都会有生意人来村里来收购无花果。这足以保障了村民种植无花果的销路无忧。如果你还有时间,还有足够精力,就去旅游区集市上去卖,还会有更大的收益。
如果是和妻子同时来到菜园,丝瓜、黄瓜的采收工作,都是由她来做。她都是使用剪刀采收,而不是用手硬拽,生怕拽断秧苗,影响接下来的产量。从这些细节上,一看就知道她是谁家的媳妇。我们采收前,要进行拍照,为了分析、研究下一年度的生产规划。妻子在采收过程中,我也抓拍几张照片,想记录一下她在采收黄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心情。我还愿意看到妻子在搬着装满丝瓜、黄瓜的大筐,吃力地向电动车前行走的样子。不是不知道接过她正搬运着比较沉重的大筐,而是不想人为地干扰到妻子劳动时的情景。
要下雨了,天空中乌云密布。我们快速收起工具,锁上门便匆匆离开。几分钟后,大雨真的就来了。透过车窗,我看到集市被提前浇散了。看到有些人在雨中慌忙奔跑的样子,只能说这是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风景。让我欣喜的是,这场雨对于我的果园和菜地来说,至少一周左右将有较好的土壤墒情,润育着我的无花果树和蔬菜的秧苗。
那里有我的无尽的追想。